周清梓:初心如磐践使命 精诚守护“醉”平安

2025年09月02日 字数:1018 浏览数:

周清梓(右)正在手术。


本报记者 吴萍 文/图

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。”这句庄严的医学誓言,对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周清梓而言,不仅是职业的起点,更是镌刻于心的信仰与准则。从医十余年来,他以扎实的专业能力、不懈的科研精神和深厚的医者情怀,始终坚守在临床、教学与科研一线,用实际行动守护患者生命安全,诠释了新时代医疗卫生工作者“服务人民、勇于担当”的崇高精神。

“手术有大小,麻醉无小事。你以性命相托,我必全力以赴。”这句座右铭不仅是周清梓的口头禅,更是他临床工作的真实写照。自参加工作以来,他已累计完成各类麻醉手术五千余例,成功化解术中风险百余次。无论是在日常麻醉工作中,还是外出参加规范化培训期间,他始终秉持“严于术前、精于术中、勤于术后”的工作理念。

术前,他细致沟通、全面评估,绝不放过任何潜在风险;术中,他严密监测,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;术后,他科学镇痛、密切随访,助力患者早日康复。正是这种贯穿始终的严谨与专注,让他实现了多年麻醉工作“零差错”的目标,为患者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屏障。

去年4月,周清梓积极响应号召,奔赴安康市白河县中医医院,开展医疗对口帮扶工作。面对当地医疗资源匮乏、基础薄弱的现实,他毫无保留地推广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、深静脉置管、术中超声定位等多项麻醉新技术,有效填补了该地区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。

此外,他还多次参与义诊、健康宣教、免费发药等公益活动,把先进的麻醉理念和诊疗服务送到田间地头。周清梓与医疗队同事共同努力,让新技术、新理念在基层真正“用起来、留下来”,赢得了当地群众和医务同行的广泛赞誉。

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外,周清梓坚持科研与临床并重。由他研发的“麻醉剂防泄漏收集器”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,并积极推进转化应用,切实解决临床操作中的难点问题。他还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《实用临床麻醉学精要》一书,独立完成五万余字的胸科麻醉章节,将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系统总结、无私分享。2025年4月,在全国胸科麻醉病例演讲总决赛中,周清梓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、清晰的临床思维和沉稳的演讲表现,荣获大赛二等奖。

每年的“中国麻醉周”宣传活动,他都积极参与,通过现场义诊、视频科普等形式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讲解麻醉知识,消除人们对麻醉的误解与恐惧。

周清梓一直努力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,麻醉医生不仅是手术过程中的“生命守护者”,更是具备温度与共情能力的医学伙伴。正是这种专业与人文并重的行医风格,让他在医患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