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耕阵地 严抓培训 强化监督
兴平市公安局以法治建设提效能暖民心
本报讯(记者 吴红)今年以来,兴平市公安局聚焦执法阵地建设、法治培训赋能、监督效能提升三大关键方向,以小阵地推大规范、以强培训锻炼硬本领、以严监督守公平线。
阵地提质+常态检查,打造“零差错”办案中枢。走进兴平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,智能登记终端、同步录音录像讯问室、单向玻璃辨认室等设施一应俱全,办案效率大幅提升,较之前节省一半时间。为确保阵地建设成效落地,兴平市公安局建立“日巡检、周排查、月考评”机制。今年以来,累计修复同步录音录像设备故障3起、整改涉案物品登记不规范问题7个,确保数百起案件办理“零差错”。
培训赋能+实战应用,以法治化培训提升执法硬实力。“感谢民警帮我们讨回了血汗钱。”今年初,农民工毛某、刘某等200余人,因某建设工程公司拖欠工资产生劳资纠纷。兴平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民警到场后,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,从法律层面明确双方权责,同时联合劳动监察等部门开展多方联调,最终促成和解,雇主于次日支付拖欠的400余万元工资。这起劳资纠纷的高效化解,正是兴平市公安局法治培训成果的生动体现。
针对劳资纠纷、合同违约等常见案件,该局法制大队通过“案例复盘+模拟调解”强化民警法律适用能力。同时开展执法培训大讲堂,筛选20起优秀执法案例制成教学视频,组织民警对照学习。
“五老”调解+多维监督,构建基层矛盾化解新生态。不久前,家住丰仪镇水寨村村民刘某某砌后院围墙时,被邻居刘某质疑占用耕地,双方争执不下。老党员与辖区民警共同介入,从法律规定、邻里情谊多角度耐心沟通,最终两人矛盾圆满解决。
在矛盾化解机制建设上,丰仪派出所依托“五老”调解组织(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教师、老退伍军人、人缘好威望高的乡贤)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,并在5个村建立“五老”调解协会。调解过程中,“五老”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,用方言俗语释法说理,民警则从法律层面补充指导,形成“民间智慧+专业支撑”的调解合力。 在监督效能提升上,兴平市公安局构建“内部专员+外部代表”多维监督体系。从法制、纪检等部门选派10名业务人员担任“执法监督专员”,重点核查立案、取证、强制措施等关键环节,通过“一案一考评”机制,将监督结果与民警年终考核评优直接挂钩。
从阵地规范到培训提能,再到矛盾化解,兴平市公安局以法治建设为纲领,将执法规范化要求渗透到基层治理各环节,让法治公安建设工作落地见效。